- · 铁道建筑版面费是多少[08/04]
- · 《铁道建筑》投稿方式[08/04]
- · 《铁道建筑》期刊栏目设[08/04]
人物|石家庄铁道大学刘庆宽:让桥梁和建筑无(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名声大噪”的防风网,令刘庆宽和他的风工程团队,站到聚光灯下。 不过,刘庆宽带领团队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靠的不是这些表面功夫。 这里,便是石
“名声大噪”的防风网,令刘庆宽和他的风工程团队,站到聚光灯下。
不过,刘庆宽带领团队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靠的不是这些表面功夫。
这里,便是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而这个绿色的大家伙就是风洞。
在这些不同年代不同学科的“细节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河北高校教师共通的一种师风——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
这是国际上第一个回直流可变、双实验段的风洞设备。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U型场地技巧两个场地旁边,白色高大的防风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刘庆宽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赛期间在崇礼提供技术保障,这是技术保障任务结束后,收拾现场用到的工具。 柴晓兵供图
国内某座大桥刚建成时,当时为了减轻振动,采取的措施是在斜拉索下端安装阻尼器,但没想到大桥还没通车,斜拉索的振动便把部分阻尼器都振坏了。
自2009年组建风工程研究中心,13年里,刘庆宽已经带领团队累计为国内外300多项大跨度桥梁、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和工业产品做过这样的风洞试验,其中不乏洛阳市奥林匹克中心、三亚河心岛桥、重庆亢谷大桥、石家庄火车站等城市地标建筑。
刘庆宽回答:“风的危害很大,甚至能把火车都吹翻了,日本已经发生过30多个强风导致列车倾覆的事故。”他的话仍引得大家纷纷摇头。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11月,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筹建项目正式立项。
2011年结束在美国德州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博士学习,和夫人一道加入风工程研究团队的老师刘小兵,经历的正是研究中心起步时的艰难岁月。
风工程研究中心成果展览室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刘庆宽带领团队做过的抗风研究的照片,共计168张。这些照片,集聚了国内各类大跨度桥梁、超高层建筑、艺术中心等。
“风工程研究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的研究最根本的目标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用技术突破,为河北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重大设施建设贡献科技力量。”刘庆宽表示。(河北日报记者周聪聪)
2007年1月14日,刘庆宽学成归国,回到石家庄铁道大学。很多老师也好奇刘庆宽在日本学了什么,听说是“学的风”,大家都难以置信:“风有什么好学的?”
以严格著称的“太行新愚公”、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对学生的指导细致到连实验记录用笔都有具体规定,对论文中的标点符号也要逐一规范,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都被训哭过。可细心的他也会悄悄地把研究生拉到一边、指导一下年轻人的感情生活;曾任河北医学院儿科医学系名誉系主任的任秉钧,困难时期被石家庄人待客的一根胡萝卜感动而调入河北,直到古稀之年还经常给本科生盯自习盯到晚上十点;带领三位同事承担全校1300多名学生的制图课、每学期个人教学任务高达950多个课时的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池建斌,即使只给一个研究生上课,也要一丝不苟地手绘图例;从医生岗位转上三尺讲台的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教研室主任孙轶飞,到岗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购买了全套的人教版高中教材,认认真真通读一遍,以便搞清楚学生的背景知识是怎样的、课应该怎么讲学生才爱听……
信中,科技部科技冬奥领导小组对“冬奥会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以及作为项目组带头人的刘庆宽表示衷心感谢。
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得到了国际雪联等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正式比赛阶段,肖恩·怀特等多位知名运动员也对防风网给出了高度评价。
编辑手记
“当时连房子、建风洞、买设备,一共是800来万。现在看起来这个简直经济得不得了。”刘庆宽说,当时这也是学校单笔投资较大的一个设备项目,“所以当时在设计风洞的时候,我们就想着怎么才能又省钱,又能功能多。”
7月17日,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庆宽,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份他收到的“喜悦”——两封来自科技部的感谢信。
高校教师是一种需要兼顾科研与教学的特殊职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大多数高校教师,传承了桃李不言、立德树人的师风,从不缺乏关爱学生的具体细节和路径。同时,毋庸讳言的是,科研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教师的主流任务,“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也成为很多教师的无奈与纠结。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解决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促进,才是对师德师风的最好鼓励与促进。(文/河北日报记者朱艳冰)
文章来源:《铁道建筑》 网址: http://www.tiedaojianzhu.cn/zonghexinwen/2022/0804/687.html